作者:姜士斌
青春犹如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只要认准了目标,就能让我们展翅飞翔。近日,笔者阅览《人民铁道报》看到“青春格言这样写成”一则鼓舞人心、触动人心灵的一篇纪
实通讯。报道中介绍了呼和浩特据集团公司包头供电段响沙湾供电车间副主任杜赫的先进事迹。读罢让我肃然起敬、感悟颇深。
这位血气方刚的90后阳光大男孩,既有阳光四射的激情,又有骨子里那份沉重的积淀与厚重。在他鲜为人知的背后,谁曾想正是杜赫心底里迸发出火热的激情,成就了他的名成功就,并凭借他的自身的执着与担当在本职岗位中赢得了“技术大拿”的冠名。
今年28岁的杜赫,自打从小就有想当英雄的梦想,校园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武警战士。2012年,杜赫脱下绿色的军装,穿上了铁路特有工装,成为了包头供电段一名接触网工。虽然“战场”变了,但杜赫在铁路供电系统安全的“战场”上依旧是一名出色的兵。
2012年盛夏,鄂尔多斯地区突降暴雨,包西线罕台川附近的一处供电杆地基被洪水冲塌陷了,供电线路在风中摇曳,随时可能断线。故障就是命令。杜赫和工友们乘坐抢修车赶往现场,眼看就要到达受损供电杆所在位置,意想不到的事情突发。原本干涸的河道变成了湍急的洪流,河水卷着黄沙,裹着树枝、杂草,打着滚,急冲而下。
此刻,杜赫毫不犹豫大喊:“是共产党员的,是部队当过兵的,会游泳的,咱们上!”他第一个绑好绳索,抄起钢钎,“扑通”一声跳进不知多深的洪水中。顾不得杂物撞击身体带来的疼痛,借助钢钎的支撑,杜赫在齐腰深的洪流中泅渡近10分钟,终于到达河对岸。于是,他迅速固定好渡河绳索,工友们抓着绳索赶到事故地点……直到供电设备开通,身体早已透支的杜赫才倒在淤泥中,痛快地喘吸着。事发后,杜赫获得2012年度“感动呼铁”提名奖。他还被全票推举为车间的青年突击队队长。
不论是抗洪抢险的危难时刻,还是刺骨寒风得冰雪作业中,杜赫所在青年突击队总能在急、难、险、重等特种环境和条件下出色完成艰苦棘手的任务,他们每天步行巡视4公里长的隧道十几次,举着十几公斤重的打冰杆不断进行除冰作业。一天工作下来,手脚常常冻得失去知觉。每次回忆起露天“试与天公试不高”每场战役获胜,杜赫团队里的每一名成员总是喜欢挥挥拳头展示欢庆成功的那份喜悦之情。”短短入路7年来,杜赫已经带领青年这支突击队累计完成百余次抢险任务。创造出零故障、零伤害、零事故的骄人成绩,赢得了段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
透过杜赫的内心是世界人们会感知到这位年方28岁的小伙子之所以有这样勃勃雄心壮志,主要得益于他在军营时光中的良好历练,得益于他“爱拼才会赢”的不败斗志,更得益于他思想深处怀揣的入党之时神圣和庄严的宣誓。杜赫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就是干什么都要干出个样的决心。有的是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面对鲜花和掌声,杜赫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停滞不前。他内心想的最多的是,只要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大步向前,凭借自己一双老茧叠加的双手圆满出色地去完成每一次工作任务,那就是最开心不过的事情。既然我岁月给青春,我就不能轻易误我芳华。
作者:姜士斌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