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于1月7日召开。初步预测,2019年春运(1月21日至3月1日)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其中铁路旅客发送量将首次突破4亿人次。(人民日报 1月8日)
几十年间铁路伴随交通发展的变迁,出行的速度快了,各地的道路通了,乘车的体验也有了大幅提升。过去出行特别是节假日出行时拥挤的场景已经走进了历史的相册,在高铁、普速列车运能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新时代让旅客“到得了”已不是问题,今年春运让旅客“走得好”是春运服务部门的任务。
春运时节的车票,印刻着回家的轨迹。几年前,人们还备受“黄牛”、“票贩子”的困扰。如今,实名制购票、网络销售已经成为“标配”。特别是2019年春运铁路优化网络购票流程、实行网上刷脸认证、候补购票服务、优化核验流程、完善售票设施等服务新举措,为旅客在购票上提供了最简便的方式,而且还对旅客及时“抢票”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些惠民新措施足以让旅客感受到铁路服务再升级。
高铁如蜘蛛网般的延伸,成为群众出行新时尚。购票方式的改变,只是春运之变的一个开始,更大的变化是回家的交通工具的选择上。2018年,民众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新铁路,“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硕果累累。俯瞰胶东半岛,济青高铁、青盐铁路开通运营,将日照、连云港、盐城纳入高铁版图,使沿线“三湾六港”连接成群。纵览中部大地,湖南怀衡铁路开通,湘西南与外界联通多了快车道;安徽庐铜铁路开通,皖江经济带又添新引擎。遥望北国雪乡,哈佳铁路、哈牡高铁、新通高铁实现运营,京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率先开通,将内蒙古首次接入“八纵八横”高铁网,让回家的路不再远,归家的路更近。17辆超长编组复兴号和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型复兴号将首次参与春运,更是满足了旅客出行的高品质需求。
从关心“到得了”到关注“走得好”的变迁,归根结底,是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稳蹄疾。近年来,铁路在“服务”上狠下功夫,深化站、车厕所革命,推出刷脸进站核验、站车WiFi全覆盖、手机订餐送上车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使百姓出行便捷度、舒适度大大提升。加大信用惩戒力度,依托全国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交通网站,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及时公示,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让春运回家路变成温馨路、顺心路。最好的风景在心里,除了车窗外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而感怀的还有客运服务质量的舒心。
今天的春运旅途是一幅图景,交通强国的画卷徐徐展开,伴随着万里铁道贯穿南北、连接东西,复兴号在新的一年中即将出发,繁荣富强的祖国因为交通的便捷更具竞争力,我们和梦想间的距离也随着高铁的发车,越靠越近。(郭守环)
(来源:)
|